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鸿博体育app下载 > 新闻动态 > 1953年一交警拦下陈赓强行蹭车,陈赓送其到市政府:叫吕其恩下来_毛主席_工作_沈毅
1953年一交警拦下陈赓强行蹭车,陈赓送其到市政府:叫吕其恩下来_毛主席_工作_沈毅
2025-07-06 22:53    点击次数:112

1953年6月的一天,陈赓的专车突然驶入了哈尔滨市政府大楼前。车上除了陈赓和专车司机外,还有一位看起来紧张不安的交警。这时,市长吕其恩收到陈赓到来的消息,急忙赶到楼下。还没等他开口询问,陈赓已经瞥了一眼交警,淡淡地对吕市长说:“这个兵迷路了,我顺路给他带来了。”

吕其恩看到那名交警后,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而陈赓则没有多说什么,径直下车,迈步走进了政府大楼。那么,交警为何会出现在陈赓的车上?陈赓为何要把他带到市政府呢?吕其恩为何突然变了脸色?这一切要从抗美援朝战争后说起。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党中央和前线的指挥官们深刻认识到与敌方在武器科技上的巨大差距,这促使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决定加速推进新中国的国防现代化。1952年,聂荣臻与粟裕提出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建议,并递交给中央军委。经过周恩来审核后,报告得到了毛主席的批准:“同意!退粟裕办。” 随即,毛主席签署命令,陈赓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的首任校长及政委,负责学院的筹建工作。

展开剩余83%

对于陈赓来说,哈军工不仅是一所军事院校,更肩负着培养新中国第一代现代化军事人才的重任。虽然当时筹建工作困难重重,但陈赓依然充满信心,他向中央军委保证:“办不好哈军工,我绝不罢休。”

学院的选址最初计划定在北京,因为那里有筹委会,且能够方便与毛主席、周总理沟通。但随着苏联专家的到来,最终选择了哈尔滨。这里不仅有大量苏联援助的国防项目,还聚集了众多的苏联专家,这为哈军工的建设提供了便利。

选址确定后,陈赓立即开始筹建工作。他与基建部门密切合作,解决宿舍、教学楼、家属区等各类问题,为了确保质量,陈赓每天都亲自监督工程进度,检查施工质量,甚至不顾自己腿伤的困扰。七个月后,哈军工的首栋36层教学楼终于拔地而起,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

然而,虽然建筑已基本完成,陈赓心里仍然焦虑。他深知,“大学之大非谓大楼,而谓大师”,如果没有一流的师资,哈军工便无法称得上顶尖。因此,陈赓开始四处寻找人才,尽管中央军委给予了大力支持,但人才缺口依然巨大。为了汇集这些急需的现代化军事科技人才,陈赓向弹道专家张述祖请教,制定了人才需求清单,并根据这个名单寻找合适的人选。

但要调动这些专家,困难重重。各地的人才都非常抢手,且哈军工要求的标准极高,很多人才必须有副总理以上的批示才能调动。面对这些阻力,陈赓决定一步步来,首先解决容易的部分,再通过寻找副总理帮助调动更难的人选,最后再请求周总理的支持。

有一次,陈赓听说周总理将与一群民主人士开会,他便早早赶到会议地点等候。当周总理离开会场时,陈赓突然跟了上去,堵住了总理的去路。在厕所门口,陈赓向总理说明了情况,请求支持调动人才。周总理虽然吃惊,但看到陈赓的坚持,最后无奈地同意了。此事也为哈军工带来了许多重要人才。

然而,即便如此,哈军工仍缺乏一些顶尖学科带头人。当陈赓听说沈毅是弹道学的专家时,他立刻决定把沈毅引进哈军工。尽管沈毅曾因腐败问题被判死刑,但陈赓认为他可以戴罪立功,用他的技术为国家效力。于是,陈赓亲自去找了董必武院长和毛主席请求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沈毅最终被引入哈军工。

到了1953年3月,哈军工初步建成,陈赓仍然忙于推进各项工作。1953年6月的一天,陈赓来到哈尔滨,准备为即将开学的哈军工做最后的准备,同时也要与哈尔滨市政府进行一些工作对接。

在去市政府的路上,专车遇到了一位交警。司机及时刹车停车,交警毫不客气地上了车,并要求司机将车送到市警察局。交警不耐烦地表示自己赶时间,司机虽然有些疑惑,但陈赓始终未发一言,只是让司机按计划继续前行。

车上,交警拿出香烟准备点燃,但听到陈赓冷静的声音:“我的车里不准吸烟!”交警看到陈赓的气质后,感到了一股不怒自威的威压,不敢再多言。随后,他打算小憩一会儿,不料不久后车停了下来,交警一睁眼便看到车已到达市政府大楼。交警这时意识到自己惹了麻烦,怒气全无,反而试图悄悄离开。陈赓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别急,等市长来了再走。”

市长吕其恩急忙赶到,陈赓冷冷地对他说:“你的兵迷路了,我给你送过来了。” 吕其恩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脸色一沉,立即对交警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交警在陈赓面前彻底服软,而陈赓则继续前往市政府楼内,处理工作。

这一事件发生后,吕其恩认识到市政府的管理问题,并着手进行整顿,哈尔滨的风气渐渐得到了改善。此后,陈赓仍继续为哈军工的建设忙碌,直到不久后因健康原因不得不暂时休养。尽管如此,他依然未曾停止为国家发展、为哈军工尽心尽力。

然而,陈赓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1960年冬,他因心肌梗塞再次住院,并于1961年3月16日去世,享年58岁。临终前,他仍在构思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作战经验总结》,未曾完成。这一切让党和国家领导人深感痛惜,陈赓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教育家。为了纪念他,哈军工至今仍矗立着他的雕像,象征着这位老校长的深远影响与不朽贡献。

发布于:天津市